目前,當施工企業尤其是大型建筑工程企業逐漸在國際市場上打拼出一片天地,取得一定的國際聲譽的時候,我們的建筑設計企業卻依然在為是否要“走出去”猶疑彷徨。從目前我國建筑設計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的情況來看,以中方投資來牽頭進行國際項目建設的占絕大多數比例,即經援項目、貸款項目,這些是不同于一般的企業市場競爭的。同時,我國設計企業往往是跟著總承包商走,依托其承包的大型項目來獲得設計權,直接受國外業主委托進行設計的情況較少。一句話,我國設計企業尚未在國際市場上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與影響力。要想讓中國設計走向世界,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無論是政府還是設計企業,都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現狀:我國設計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困難重重
其實,我國建筑設計企業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也進行了很多探索,希望能夠走出一條可行之路,但很多企業的實踐經驗說明:我國設計企業走單純設計之路的難度很大;即使是做EPC,在設計、施工方面也難以與國外要求相對接。這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有如下幾個。
首先是不熟悉國外設計規范與制度,影響服務質量。我國建筑設計規范、制度與美英法等設計規范、制度之間存在較大差異。這種差異首先是由語言不同帶來的。語言不同導致我們在閱讀和理解外國設計規范方面存在一定難度;即使是同種外語之間,如英式與美式英語,也存在著不統一性,更加大了我們閱讀和理解的難度。
設計規范與制度的內容本身也存在很大差異。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英美實行的是建筑師負責制,從設計、監理到產品選定,建筑師成為整個項目的主導和核心。他們有一套完善的白皮書規范與設計圖紙相對應,也有習慣性地表達方式,以及完善的工程設計軟件系統。這種不同導致我國的設計工作難以完成與外方的對接,往往不能獲得有效溝通,也就難以獲得外方的認可,最終導致設計、施工工作的延誤,從而影響服務質量。當然,很多國家也會選擇采用中國規范,但仍會在合同文本中注明:“依照中國規范,同時結合當地具體要求......”
其次,國外本土情況各異,后續問題較多。比如,在某些非洲國家,他們的電力供給并不穩定,給設備運營帶來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內設計企業往往要求由國內提供變壓器來進行穩壓工作。但很多企業并沒有出口經營權,產品出口本身就會受到國內政策法規的管制,從而引發問題。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問題,如缺乏高素質、國際性的人才隊伍,導致管理、溝通不暢;資金缺乏,“試水”成本不足;風險控制成本較大;國內企業前瞻性不足,“走出去”的動力不夠等等。
對策:五大舉措為“走出去”護航
為了開拓國際市場,我國設計企業、行業協會、政府應當共同努力,各盡其職,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支持與幫助。
第一,做好規范對比工作,搭建競爭平臺。要廣泛參與國際市場,就要了解主要國家的設計規范、設計制度、設計法規等,這樣我們才能處在同一平臺上競爭,否則我們連競爭的基礎都沒有。而各個設計企業在其國際項目實踐當中,都在中外規范、制度、法規的了解比較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比較零散,且未能互通有無,重復作業的情況比較普遍。這一方面影響單個企業的設計進度和質量,另一方面也是行業資源的浪費。
由于是惠及整個行業的事情,需要國家給予支持。比如,國家有關機構可以組織設立專家組,分別從事美標、英標、德標、法標的翻譯以及相應的對比工作,以明確中外在設計深度、出圖格式與程序、表達方式、特別要求、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差異;蛘咄ㄟ^設立專項資金、科研課題,讓有能力的建筑設計企業、科研機構、高等學府等從事這一工作。甚至我們設計企業可以自行出資,然后由國家機構或者行業協會組織專門團隊來負責這一工作,這也是舍小利獲大益的事情。目前,已經推出的《國內外建筑工程設計深度與費用比較分析》、《職業建筑師業務手冊》等就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第二,加強行業管理,嚴格市場準入。鑒于國際項目的復雜性,要在國外樹立中國品牌。首先,應當依靠中國的大型建筑企業“走出去”。他們的資金實力、人員隊伍、對外工程承包經驗等,將為他們開拓國際市場帶來強有力的幫助。在這些大型建筑企業總承包業務的帶領下,我們設計企業要緊跟、配合,不斷提升“走出去”的規模與水平。決不能讓中小企業一窩蜂涌入國際市場去相互傾軋、惡性競爭。對此,國家有關機構應當嚴格市場準入管理,以贏得國際市場對中國建筑設計企業的信任度,保證有實力的建筑設計企業能夠帶頭先走出去,樹立起中國的品牌和影響力。
第三,加強行業經驗推廣,團結一致。我國建筑設計企業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探索,有成功也有失敗,這些經驗教訓無疑是非常寶貴的。我們設計企業之間既是競爭對手,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面對國際市場時也有共同的利益期盼。所以,我們應當團結一致,以開放的胸襟,將個體的經驗教訓通過一定的途徑反饋給其他設計企業,形成資源共享的局面,這樣我們才能夠從別人的實踐和自己的進一步探索中更好地應對國際競爭。
為了保證信息為業內共享,建議由行業協會為企業搭建一個交流平臺,各種信息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交匯;或者由行業協會定期向企業了解情況,統一發布信息;也可以由行業協會牽頭,定期組織討論交流會等。
第四,提高開拓意識,未雨綢繆。目前國內設計企業“走出去”的動力不足,這種認識是缺乏前瞻性的:首先,中國的龐大版圖和城市化速度的確給國內設計企業帶來了很多機會,但不可忽視的是,國內建筑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化,這不僅緣于國內設計企業隊伍的不斷壯大,而且緣于我國建筑市場不斷對外開放的趨勢。其次,國際建筑市場投資規模不可小視,其空間十分廣闊,有待開發。三是中國的設計企業具有設計復雜工程的實戰經驗,且效率高、收費較低,在國際市場上是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
通過開發國際市場,最終將為中國建筑設計產業發展提供新的出路。所以,我們的設計企業一定要提高開拓意識,盡早將其提到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早做準備,早占先機。
第五,加快國際化人才培養,建立高素質團隊。人是各項事業的關鍵因素,中外設計市場的差異性更給我們企業的員工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應對國際市場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我們的設計企業的人才需要具有國際性的視野、綜合的素質,能夠在建筑設計、法律法規、項目管理、語言、國際商務等方面既有專攻,又能多有涉獵,能夠盡快融入國際商業環境,把握國際商業規則,有效進行溝通。這類復合型人才既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去招聘,也需要我們有準備地去培養。
此外,要建立專門機構,全面負責市場開拓;增強合作意識,發揮各自優勢;加強項目管理,強化品牌意識;明確市場定位,循序漸進;強化風險監控,完善保障制度。我國建筑設計企業只有以前瞻長遠的眼光,主動積極地開拓國際市場,才能為中國建筑設計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發展動力,也才能為發揚中國文化、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提供支持。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